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于玥 伍宸淼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)6月30日,第九届澜沧江—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(简称澜湄青创赛,YICMG)决赛在河内蔡冠深文化中心正式开幕。大赛由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、越南教育与培训部指导,复旦大学、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、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、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、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。据悉,本届赛事拓宽澜湄青年合作“朋友圈”,在原先9所国际组委会高校的基础上拓展至26所伙伴高校,赛事以“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”为主题,30个创意方案入围决赛。
比赛中,来自澜湄六国的72名选手、30个创意方案从初赛阶段的403人、10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,并将重组为跨国团队。创意方案围绕教育普及、教育公平、优质教育、教育保障、多样教育和终身教育等主题,体现澜湄流域治理的青年力量。
其中,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的“数字桥梁:推进澜沧江-湄公河地区的电子商务教育”项目,围绕澜湄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人才培养与资质互认障碍,提出构建标准化数字技能认证框架与跨国人才流动机制;来自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的“Lighthouse”(灯塔)项目则围绕着越南中学教育变革下学生面临生涯规划困境,提出构建中学生职业探索支持体系;来自柬埔寨的项目“EduBus–Mobile Education for rural Cambodia”(EduBus–柬埔寨农村移动教育)则围绕柬埔寨农村地区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挑战,提出通过将巴士改造为配备数字工具和本地化资源的移动课堂,为偏远社区提供灵活、可扩展的教育解决方案。
“我看到了属于青年人的朝气和智慧。”YICMG评委会主席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宇指出,本届赛事参加学校更多,代表性进一步扩大,参赛作品具有更清楚的问题意识和解决思路,从青年视角为澜湄六国的教育未来提供了可持续探索的行动蓝本。
据悉,自2015年诞生以来,澜湄青创赛足迹遍布中国青海、广西、上海,老挝万象,柬埔寨金边和泰国普吉,举办了8届赛事、14次赛事周边活动,共吸引了流域六国政府、企业和高校师生等2500余人次参与,入选各类创新创业设计方案430余份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怀远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